集贤县:水稻春耕插秧全面铺开 多元举措保障粮食生产良好开局
发布日期:2025-05-16 10:23  发布者:发展研究中心  来源:集贤微言 

    连日来,集贤县高丰水稻种植合作社抢抓农时,积极推进春耕生产工作,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,为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开辟了全新渠道,为全县粮食生产开好局、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    抢抓农时,春耕插秧进入高峰
    近日,集贤县高丰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寒地水稻插秧工作进入了高峰期。村民们分工明确、配合默契,有的忙着将育好的秧盘运送到田间,有的则在一旁协助农机手进行插秧作业。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,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的苗盘上依次滑落,整齐有序地移栽在肥沃的田地里,为稻田披上了一袭崭新的“绿装”。
    据了解,今年高丰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托管面积达到了8150亩,规模较往年进一步扩大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不仅得益于合作社的科学管理和精心组织,也反映了农民对合作社的信任和支持。
    科技赋能,水稻量质齐升
    在示范基地,高丰水稻种植合作社积极引入先进种植技术,为水稻的高产优质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其中,改大格田技术是合作社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。通过将小格田改造成大格田,减少了池梗的数量,增加了有效种植面积。
    水稻种植户王军对此深有感触,他兴奋地说:“自从改了大格田,咱这水稻地池梗子少了,地就多了。而且,大格田更便于机械化作业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,水稻产量也跟着上去了,这样咱们的收入也就增加了。”
    除了改大格田技术,合作社还采用了侧深施肥技术。该技术能够在插秧的同时将肥料精准地施入秧苗根部附近,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,减少了肥料的流失和浪费,既降低了生产成本,又提高了水稻的品质。
    定制农业,拓宽增收渠道
    种得好更要卖得好。今年,集贤县积极推进定制农业发展,计划定制农业面积达1.2万亩,涉及高端大米、鲜食玉米、优质大豆及产品等作物,预计产值可达3509万元。定制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模式,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、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,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。
    集贤县高丰水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刘德辉介绍说:“我们高丰合作社积极响应县里的号召,今年推出了‘我在高丰有亩田’和‘我在高丰领养一只鸡过年炖给母亲吃’的定制活动。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认领一块属于自己的稻田或领养一只鸡,由合作社负责全程种植或养殖管理,消费者可以实时了解作物或家禽的生长情况,收获的农产品将直接配送到消费者手中。”
    截至目前,合作社的定制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,已经定制出1000多亩稻田,占总面积的1/7左右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合作社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,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农业体验方式,实现了农民与消费者的双赢。
    集贤县高丰水稻种植合作社在春耕生产中的积极作为,为全县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。下一步,集贤县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,推广先进种植技术,发展定制农业等新兴业态,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。